|
本帖最后由 开心 于 2016-11-6 12:00 编辑
刚会走路时,我就对筷子产生兴趣。一次,躲开妈妈的目光,抓起一根筷子,美滋滋地将一头含在嘴里,还没品出滋味,一跤,筷子戳进嘴里,我的小舌头顿时肿得像个红灯笼。父母吓坏了:“这孩子会不会哑巴?”。骨子里铸就挑战意识的我,没怕,早早熟练地操筷了。
受妈妈的遗传,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左撇子,但左手用筷子却遭到爸爸的阻止。爸爸对筷子毕恭毕敬,给我们立下规矩:没有家 长“开饭“的指令,不能动筷子;拿起筷子不许说笑;不能用筷子指点别人;用右手拿筷子,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免得吃饭时互相妨碍。等等。
那时,家里孩子少,妈妈会操持,温饱没问题,但是,一天三顿饭仍然是提振人心的事。吃饭时,一家老小紧紧围坐在小饭桌前,五双筷子轻盈地飞快地盘旋于菜盘、饭碗间,孩子们恨不得手中的筷子变成小抓斗,把美味全部攫为己有。
三年大灾荒时,由于农村亲戚鼎力相助,我家一直有饭吃,但也是“癞蛤蟆打苍蝇将供嘴”。我已经懂得了解大人的心思,吃饭时,见到爸爸妈妈手中的筷子在菜饭间游弋,甚至躺在桌子上小憩,我也会放慢吃饭节奏,让着弟弟妹妹。一次,放学晚了,午饭后我才到家。妈妈说:“给你留了一碗糊涂粥(用玉米面和菜做的粥),在锅里”,我急忙跑到厨房,抓起筷子,揭开锅盖,锅里端坐着一个空碗。尚未饱腹的弟弟偷偷多占了我的口粮。我顿时失去家中老大的风范,蹲在床边,呜呜地哭起来。妈妈急忙做了一碗粥,端到我面 前,见我一直攥着筷子,笑着说:“饿极了,筷子也能吃”。
“ 多一双筷子” 常常被比喻多了一个非常吃、常驻的人。但一双筷子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分量。
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限量供给,家里若要多一双筷子,全家人至少要少吃几筷子。所以,人们想亲戚、念朋友,可亲戚、朋友一旦登门,待客的饭菜是压在主人心头的石头。我们那时候不当家,当然不懂柴米贵。家里来客人了,很开心,热闹啊,还有可能改善一下伙食。客人欲离去,爸爸妈妈往往要挽留,但挽留是有不同分寸的,至亲至近的一定要留吃甚至留住,不论有多难,对其他人,客套而已。我们哪解家长的留客学问,只要爸爸妈妈说上一句:“吃过饭再走吧”,我们便一哄而上,抱着大腿的,拖住衣服的,甚至把人家的包包、帽子藏 起来 ,客人他动弹不得。嗨,真是帮倒忙的活祖宗。直到待客的权利被爸爸妈妈剥夺了,我们才不再乱说乱动。
爸爸妈妈始终对筷子怀有敬意。一九七九年六月,重病的爸爸肝部已经腹水,进食困难。见妈妈端上全家人都喜欢的饺子,他挣扎起身,在桌前一点一点调整虚弱的身子,待正襟危坐,才郑重地拿起筷子,一个,又一个地吃起来,还不忘叨咕着他的口头禅:“这一辈子,就是见筷子亲“。那是爸爸人生的最后一顿饺子。筷子在妈妈手里有着更多的意义。她有个习惯,吃饭时,常常在饭桌上戳一戳手中的筷子,要两支筷子平齐,方便随时夹起落在饭桌上的一粒米、一星菜。在离世的前两天,八十二岁的她意识轻微恍惚,但依然哆哆嗦嗦地拿起筷子,把碗边的小米粒一个一个捡起。
见不到了,再也见不到饭桌上那五双整齐摆放的筷子,筷子的主人,也只剩下我和妹妹,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如今,家里的筷子已经华丽转身,从扛着老小温饱的沉重中走出,和人们一起品味美食、品味亲情、品味友情。
前几年,孩子搬进自己的幸福小窝,家里只有我和丈夫。吃饭时,我们俩隔桌相坐,陪伴我们的,是身边一张张空闲的餐椅。
“多双筷子”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啊。
孩子一家回来,多出三双筷子。孙女的儿童筷子很时尚,两支上部相连,中部有个圈,手指伸进圈里,便可使用。孙女的小手还不能自如地抓东西,居然像模像样地和我们就餐,惹得一家惊笑不已。天伦之乐很幸福,但难得天天在。
亲戚来了,多出几双筷子。我倾尽所能,忙忙碌碌地大展厨艺。絮絮叨叨,欢声笑语,筷子扫光每个盘子,我获得了最大的满足。亲缘再续很幸福,但难得日日有。
朋友常在身边,何愁 “多双筷子”。可是,眼下朋友相聚,讲究的是到外面吃,在家里吃饭?老土了。
我喜欢浏览各式各样的筷子,慢慢地看,细细地品,品着品着,想起了我们的父母。形影不离的两根筷子,多像我们的父亲和母亲啊。它们无论华丽多姿还是古朴简约,无论挺拔清秀还是扭曲猥琐,无论身出金玉门第,还是取自森林、草间,永远并肩相随。在我们面前,它们横着、竖着,躺着,站着,磕了,碰了,不计较,不停歇,不图个中滋味。每天触摸我们的体温,评估我们的温饱,揣摩我们的喜好,查检我们的体能,探究我们的情绪。我们可以嫌弃它们,它们却永远不会抛弃我们。
感谢我的筷子,它给了我生命的精彩。
2014年3月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