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09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牛屎肠”与美食“撒撇”——兵团记事

[复制链接]

1094

主题

2184

帖子

8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8352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3 13:28: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17-12-3 13:38 编辑

“牛屎肠”与美食“撒撇”
   傣家餐馆有一道菜,叫“撒撇”,还分着“苦撒”、“柠檬撒”和“撒达鲁”之类。一直受到赴滇知青的喜爱。我有幸在傣族连长的影响下,曾经亲手做过一次这道菜。那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间有些久远了。
   那是73年,我已经调到了营部,干着“宣教干事”的工作,就是跑跑连队、出出简报、学校老师缺人时去代一下课。日子也过的清闲。由于与原来所在的连队不远,经常回去与连里的同学喝酒,说到喝酒就不得不说我们的连长——岩屯(读作ai tun),他是傣族人,原在边防部队,组建兵团时,照顾家庭调来农场,当了我们一连的连长。他比我们大几岁,爱人在县里的邮电局上班,后来他来了之后,他爱人也调到营部当电话员。
   那是他爱人还没调来的时候,一天晚上,我已经睡下了,一阵风带着凉气,把我惊醒,原来连长和刘健闯进了我们宿舍。那时,我是和一位昆明财校的同学“老安”住在一起,那段时间,他正好回昆明探亲,宿舍里只有我一人。
   我赶忙从竹床上爬起来,只见岩屯手里提着一挂肠子和一大块牛肉,刘健捧着一个黑色的傣家陶瓶,就像现在瓷器里面的“天球瓶”,一个长长的脖子下,肚子圆圆的那种。连长说了一句“赶紧起来有好酒、好菜!”。我忙不迭的起身,把他们让到外间(我们宿舍很大,用竹芭隔成里外两间,里间是床、竹桌;外间是灶、杂物间),取下挂着的案板和刀,又拿出脸盆将一根两米长的肠子放了进去,那根肠子的两头被蔑丝系的紧紧的,鼓鼓囊囊的,盘在脸盆里,满满一大盆。“赶紧生火!”连长指示道。只见刘健抬起大铁锅,去门口拿了几根树枝放在灶里,点了一根松明子,放进灶里,又把锅支了上去,一会儿树枝就烧着了,他从水缸里舀了些水,等着水开……我被连长指使着去门外洗了洗那挂肠子,看来是刚杀的牛,新鲜的很;连长用凳子支着菜板,用刀把一大块牛肉切成小坨,又用力剁了起来,也不怕把邻居惊醒;当锅里的水热了一点儿,岩屯就将我洗好的肠子放进了锅里,让我继续剁着牛肉;刘健不停地加着柴火,保证灶里的火苗旺盛,只见锅里的牛肠子翻滚着,膨胀着,随着“砰”的一声,肠子一下子爆裂开来,肠子里绿色的汁液和还没有消化掉的绿草一下子涌了出来,一股苦腥味在屋里弥漫开来;“有丝瓜瓤子没有?”岩屯问我,我赶紧从储物架上拿出去年收获的大丝瓜,他找了把剪刀就剪了中间的一段,又从中间破开,变成一个长方的过滤网,然后让我把脸盆拿来,把丝瓜瓤铺在上面,把锅里的肠子夹出来,让我用蔑丝捆好,把锅里的绿汤倒进盆里,那翻滚着的绿草,就被丝瓜瓤挡在了外面,经过两次的过滤,草完全被阻拦在丝瓜瓤里,剩下的只有绿色的水了,把锅洗净后重新倒入绿水,加大火煮了起来;从锅里夹出来的肠子,被我用蔑丝捆好,连长随手丢进火里烧,一边烧,一边翻,直烧到两面焦黄,里面水汽干了,取出来剪吧剪吧装进盘子里,这也是一个不错的下酒好菜;那锅绿色的水,在灶上又被煮开了,岩屯把剁好的牛肉馅儿,用手抓出来,捏成一个一个的大丸子,丢进锅里,在一锅绿水里,那丸子不一会儿就变了颜色,汤里的绿色越来越淡,那牛肉丸子也失去了鲜红的颜色,变成了泛着绿色的咖啡色肉丸。“这是典型的景颇“撒撇”吃法。”岩屯告诉我们,他说起自己的爷爷是景颇族,因为娶了傣族的奶奶,“入赘”进了傣家,所以,现在算是傣族人,其实骨子了还是景颇族。
   经过大约一个小时的忙乎,菜好了,岩屯让我拿了三个胶碗(兵团割胶之后,家家都把胶碗拿来当成了饭碗,我们也不例外。除了平时打饭还是用饭盒、饭盆之外,来了客人、喝酒都是用胶碗。胶碗是定制的,一碗的容量是600毫升,所以,喝酒时每人一碗,喝完再一起添,也算公平。)打开瓦罐,倒好酒,就着一锅牛肉,就开喝了。那酒罐的圆球直径大概有20公分,我们喝一口酒,就一口牛肉丸子,一会儿,一碗酒就喝光了,再倒上,接着喝。三个人一边喝酒,一边说着营里、连里的事儿,酒喝了不知多少,话也说了过来,说了过去。反正是一会儿碰一下、一会儿碰一下,一次一次的干掉,又一次一次加满。一直把那一罐酒都喝光了,才作罢。喝得我们仨,个个都是晕晕乎乎的,他俩出了屋门要走的时候,东边的天已经露出了亮色。
   “我来收拾!”我拦着伸手要收碗的刘健,说着把他俩送出屋门,只见他俩互相搀扶着向坡下走去。隔了不久“彩灯,把蓝色的大海照亮,……”刘健的歌声就传了过来,看来,他俩已经走出了营部,上了大路,刘健又开始放声高歌了!
我也懒得收拾,先睡一觉再说,……

   “撒撇”是瑞丽傣族、景颇喜爱的食品,是用牛的十二指肠(胃下面连接的那段肠子)也叫“牛屎肠”,而做。其实牛吃的是草,经过四个胃的消化,只是将草磨碎,还没变成屎,那段肠子里有消化一半的草,还有牛的消化液、胆汁,味道是苦的,煮开后加上牛肉、蔬菜,味道苦苦的,是亚热带人们抵御酷热的食疗方法,深受东南亚人们的喜爱。我们下乡到那里后,也逐渐爱上了这种食品。回北京后,在云南餐馆里,也几次尝过,但都没有在瑞丽吃的正宗、地道。
   哪年再回瑞丽吃“撒撇”?!……
                    ——记于2017年12月2日
欢迎来到《彩云之南》——我的第二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02

主题

8167

帖子

4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6621
沙发
发表于 2017-12-3 15:49:40 | 只看该作者
云南兵团的伙食挺殷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主题

1769

帖子

919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190
板凳
发表于 2017-12-5 22:37:0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营部干事-开起了小伙食(又称开小灶),现在回忆美味犹长(再难得当年的纯味),当时的牛全是吃草长大的,没有现在的饲料与添加剂,值得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4 05:41 , Processed in 0.21801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