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故乡雁窝岛今昔变迁
今年,2018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省建设兵团组建50周年,也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为了纪念那段难忘的历史,我参加同学聚会回到了北大荒明珠——雁窝岛。因为这里是北大荒精神的发祥地; 这里也是北大荒文化的发源地; 这里还是北大荒红色旅游的朝圣地;这里更是中国最美农业公园的主阵地、是世界农都的核心地。依山而憩、临水而居,几千年前的满族祖先肃慎人就选择了这处风水宝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10万转业官兵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 想当年,王震将军奉党中央、毛主席之命,先是率领铁道兵,后又指挥转业官兵挺进荒原,展开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垦区的基础。近半个世纪以来,先后由14万转复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山东、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地方干部、农民组成的垦荒大军,继承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南泥湾"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人拉肩扛,搭马架、睡地铺,战胜重重困难,在茫茫沼泽荒原上建起了一大批机械化国营农场群。老一代北大荒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为垦区的开发建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黑龙江垦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为工农商学兵结合、农林牧工副渔综合经营、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区域。垦区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垦区的开发建设史是共和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垦区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如今松柏亭亭,青山葱葱,将军的笑貌音容已是“喜看稻菽千重浪”。1961年,“一大”代表、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亲笔题写“雁窝岛”,从此雁窝岛美名扬天下。
45年前,我来到第二故乡雁窝岛,30年前离开,今天重返家园,心潮澎湃,难以平静。雁窝岛它有一片富庶的平原,起伏的山脉和如织的河流,它日夜深情眷顾着广袤的黑土地。这是一片神奇的沃野,几千年来先民们渔猎和生存的足迹写满雁窝岛湿地与大山之间;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红色的记忆永远镌刻。当年,抗日联军在这里浴血奋战;359旅在这里插上剿匪胜利的红旗;王震将军在将军山下留下亲自踏查的铿锵脚步。那些回荡在荒原上的劳动号子和豪迈的军旅歌声,那些曾温暖过先辈冰冷身驱的马架子,是红色交响曲乐章中令人难忘的第一序曲。历经60多年的发展建设,雁窝岛人用无畏的气魄,打造出了一座“宜居、宜工、宜商、宜游”独具生态园林特色的农垦小镇,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幸福家园!这些幸福家园是4万雁窝岛人的福祉之地。在这里,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有优良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这样的蓝天碧水,这样的山川草木,这样的沃野黑土,这样的欢声笑语,令人陶醉。
首先是生态美——创造“美丽休闲乡村之形”。青山绿水,浪遏飞舟。有山,就有了高度和深度;有水,就有了神话与传说,有了历史和未来。雁窝岛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的美誉,是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和原始性的沼泽性湿地。来到雁窝岛,走进绿色的芦苇荡,犹如融入绿色的海洋。河水清幽,天空碧蓝,兰花,荷花,菱角花,争奇斗艳,各吐芬芳,构成了一幅无与伦比的绝美画卷。我们是夏天回到雁窝岛的,夏天的雁窝岛遍地黄花,满河菱角。每逢渔汛,挠力河鲤鱼打挺,溅起朵朵浪花;宝清河鲢鱼摆尾,掀起层层波澜。这里夏季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难得的避暑胜地。当祖国南方炎热难耐之时,雁窝岛却是百鸟争啼、凉风习习。因为骨折,我在北大荒养伤,一直待到秋天,秋天一到,从完达山飞来的小鸟又开始忙碌起来,衔草的衔草,衔粮的衔粮。大雁也组成了“南下支队”,准备远征,它们唱着歌出发了。临别时仿佛留给战友们一句话:“抓紧秋收,明年春天我们再会”。肥沃的黑土地是衣食父母,满眼的青山绿水是亲朋好友。珍爱家园,百业兴旺;珍爱山水,幸福永伴。雁窝岛人深谙这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生存之道。苍山翠海,清风送爽,远眺满眼碧绿,近看丰收在望。雁窝岛这个坐拥青山绿水的农垦小镇,充满了勃勃生机。承天赐之秀,集几代人的梦想与奋斗,雁窝岛像一艘鼓满风帆的航船向着绿色的海洋驶去。
其次是文化美——塑造“美丽休闲乡村之魅”。 特殊的年代造就了特殊英雄,也造就了歌颂英雄的文人们。上世纪50年代,当十万大军正披荆斩棘奋战荒原时,雁窝岛的一批作家满怀革命豪情,从这片热土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创作出了北大荒发展史上许多个第一:第一部大型话剧、后来改编成电影的《北大荒人》、第一部长篇小说《雁飞塞北》、第一幅版画《荒原春夜》等等都取材于雁窝岛。这些作品一经问世,轰动全国,脍炙人口。以潜水挂钩任增学为原形的一批艺术形象走入千家万户。林予、丁玲、陈明为代表的“雁窝岛作家群”集体登上了北大荒的现代文坛。《开发雁窝岛》一文被收录全国小学语文课文,讴歌了北大荒精神,也沉积了雁窝岛特有的文化底蕴,使雁窝岛的知名度名扬四海,被誉为北大荒的“文化之乡”。进入新世纪,农场建立了潜水挂钩纪念地、雁窝岛烈士陵园、雁窝岛小红花艺校、中国版画之乡、雁窝岛古城遗址、雁窝岛湿地景区等多处北大荒文化地理标志。每当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为千山万壑披上了绚丽的彩霞。在雁窝岛的清河广场上,数十名神采飞扬的晨练者迎着朝阳,迈着阔步,打着太极拳,跳着广场舞,风晨月夕,从未间断,在翩翩起舞和拳掌变化之间,在起承转合弓马交替之际,陶冶了情操,感悟了人生,仿佛行云流水般挥洒自如,勾勒出一幅和谐的山水画。
再次是精神美——打造“ 美丽休闲乡村之魂”。老作家郑加真在《北大荒移民录》一书中这样写道:“853农场雁窝岛的开发,是北大荒开发的一个缩影。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垦区内外几乎一提起北大荒就是853,提起853就是雁窝岛。雁窝岛成了北大荒的代名词!”60多年间,雁窝岛人前赴后继,不辱使命。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独特的红色文化、军旅文化、知青文化、移民文化、黑土文化于一体的北大荒精神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遗产。而“雁窝岛”是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一个缩影,是北大荒精神的重要支柱。为了开发雁窝岛,抢运油桶壮烈献身的转业官兵罗海荣,运送齿轮牺牲的山东支边青年张德信,“死后把骨灰送回北大荒”的宁波知青陈越玖,这些永远铭记在雁窝岛人心中的英雄们,他们的事迹不仅家喻户晓成为传唱,而且也记录着雁窝岛人开创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风貌。芳草年年绿的英雄湖畔,我们追忆着抗联英雄踏马入湖的壮烈;在万鸟翔集的雁窝岛上,我们怀念着那些与大酱缸搏斗的勇士身影;在宝清河畔,我们敬仰潜水挂钩的英雄;在松桦交响中,我们呼唤着一个宁波知青的名字,这些都代表着北大荒人的理想和追求……说到北大荒精神,首先提到的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这是北大荒精神最基本的准则,也是雁窝岛精神的具体内涵。在北大荒开发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都与雁窝岛有关,与雁窝岛精神相关,“雁窝岛”精神具有全国唯一性,60多年的发展历史让“雁窝岛”三个字已成为全国的品牌,“雁窝岛”品牌具有了独有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还有宜居的乡镇美——铸造“ 美丽休闲乡村之基”。当霞光东升,小清河的晨雾消散,我们可以一睹清河水库蔚蓝色的芳容,更会被雁窝岛的静谧与安祥所倾倒;当登临将军山顶,放眼远眺时,田野如画,群岭如海,河流如带,眼前仙境般的小镇使我们恍若天上人间;当我们穿行完达山百里次生林带时,白桦树的纯美和松杨树的静立拂去多少世间的烦扰;当我们踏着石阶蜿蜒而上时,将军的脚步声仿佛在耳畔又响起;当我们驻足在雁窝岛酒庄时,空气里都飘拂着醉人的芬芳;当我们在建虎高速上惊鸿一瞥,四野良田,楼宇矗立;当满池秀荷微笑致意,塞北小镇尽显江南水乡的妩媚明丽时,真是感觉天翻地覆慨而慷啊!当下,雁窝岛进一步加大路、住、行、暖、水等十项“民生工程”建设的力度,建成了设施齐全的居民住宅小区21个,建筑总面积95万平方米。各类宾馆旅店40多家,各类酒店餐馆100多家,各类出租车500余辆。并建有文化中心、医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社保服务中心、幼儿园,以及文化休闲广场和公园。农场内外交通便利,建虎高速和依饶公路贯穿农场,距迎春火车站75公里,距宝清火车站90公里,距虎林火车站100公里,距建三江湿地机场仅90公里。实现了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自来水入户率、集中供热普及率、环保燃气普及率、通村道路覆盖率、主要街道硬化率、生活垃圾无害处理率,以及场区保洁率均为100%。将军山公园和雁窝岛酒庄获得国家A**景区称号。雁窝岛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以红兴隆新城镇群为代表的垦区作为“世界农都”,跻身全国“中国十大旅游避暑城市”,“全球百座避暑旅游名城”。今日雁窝岛旧貌变新颜,滨水小镇,经纬相织。放眼望去,镇在山中、楼在树中、人在园中。雄伟的将军山,美丽的小清河,风情东区,美景西苑。雁窝岛夜色明月清风让人休养生息,雁窝岛朝升红日让人激情万丈。用具有雁窝窝岛精神核心标志的建筑,来体现城镇的特色,赋予城镇灵魂。一是建设雁窝岛开发纪念馆。在农场最高处选址,整个建筑面向场部,在建筑风格上体现雁窝岛特色,把雁窝岛开发建设历史与建筑深度融合。实施“北大荒雁窝岛文化抢救工程”,对开发建设初期历史文物、历史故事、文史资料进行抢救式挖掘、收集和整理。二是建设雁窝岛开发纪念碑。在纪念碑上体现雁窝岛开发建设各个群体形象,把参与雁窝岛开发建设的所有人名字刻在纪念碑上,抚摸着这些亲切的名字,仿佛目睹耳闻着先驱们的音容笑貌,感受着岁月的余温。质朴而智慧的雁窝岛人,精心而大气地妆扮着自己的家园,用双手托举出北国边陲的一座美丽乡镇。园林乡镇、旅游乡镇、文化乡镇、卫生乡镇四个路标清晰矗立,共同指向了创建全国一流的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养老基地和全域旅游度假区,把雁窝岛建设成为北大荒文化旅游名场,率先实现企业全面振兴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想目标。
我常在思考:为什么几代人奋斗奉献在雁窝岛的土地上,不离不弃,无怨无悔?为什么几代人拼搏开拓在雁窝岛的土地上,不屈不挠,百折不回?我看到以上这一切,现在我明白了:因为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是幸福,是尊严,是高贵,是骄傲,是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