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8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常情缘 四 9

[复制链接]

209

主题

114

帖子

5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7 07:2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

      寒假第一天,同学们都已离校回家。田齐在放假前已经写信告诉家里,寒假要在学校刻讲义,不回去过年。他把季忠林和梁绪中带来的土产打好包,送到邮局寄回淮宁,同时寄了一百五十斤粮票。他曾考虑过把土产分给同学,但给谁不给谁?又不能全班四十人每人分一份,那样每份太少,也显得做作。送一部分给周主任吧,按理是江苏老乡,又给了自己勤工俭学机会,从情理上讲是可以的,但他不想给别人留下话柄,所以干脆全都寄回去。
      从邮局回到学校,田齐取出周主任交给他的讲义稿、钢板、蜡纸和铁笔,来到空无一人的教室。孙宏义媳妇年前年后要生孩子,他开学不能按时回校,放假前向余老师请假,还要请人代管教室钥匙,正好给了找他借钥匙的田齐。孙宏义这一请假,同学们都知道他家要添人进口,见了都恭喜祝贺。
      刻钢板需要合适的桌凳,宿舍没有,光线也不好。教室桌椅合适,又宽敞明亮,但比宿舍要冷一些。田齐找个南边靠窗的课桌,摆上钢板和蜡纸,回想起前几年刻印革命歌曲和毛主席诗词的情景。歌曲也好,诗词也罢,篇幅都不多,现在这一本厚厚的讲义稿,估计要刻将近二百张蜡纸。寒假满打满算二十天,每天必须刻满十张才有可能完成任务,他感到压力不小。好在现在从早到晚只有这一件事,只要全力以赴,开学前完成还是有把握的。
    田齐搓了一会手,然后握起铁笔,往第一张蜡纸上写下大一点的“目录”二字。他刻蜡纸喜欢用仿宋体,在钢板的布纹面,能刻得横平竖直。目录页字数较少,但毕竟好几年没刻钢板了,手有点生,用了将近一小时才刻完。他两手扯着蜡纸放到眼前,迎着窗外的光线看,字体笔划和笔迹轻重都还行。他放下心来,铺上新蜡纸,开始刻写讲义正文。
      但严寒似乎不想让田齐顺利刻写。餐厅内冻住的水龙头得用开水烫才能放出水;开水房外面地上的冰冻积水,太阳晒上半天也晒不化。他刻完目录页,手已冻得冰凉,坚持刻了一会正文,两手几乎冻僵,铁笔不再听从指挥,笔划或歪或滑,笔迹忽轻忽重,把蜡纸都划破了。他把冰冷的双手相对着插进棉袄袖筒,暖了十分钟还没暖过来。这怎么行?必须一刻不停地刻写,每天十张的指标才能完成。他抽出手,使劲搓了搓,又用嘴哈了哈双手,换一张蜡纸正要重刻,门口走进一个人。
    进来的是一位老师,看起来三十多岁,中等稍高的身材,略有些胖,宽额圆脸,穿一件藏青色大衣,戴一顶三块瓦棉帽。田齐以前见过这位老师,但不知道姓什么。他站起来叫了声“老师”,那位老师说:“听说你没回家,留下来刻讲义,我过来看看。”听口音是南方的,像是上海一带人。
    田齐说:“老师您坐。”
      “天冷,坐不如站。这么冷的天,你刻讲义手很冷吧?”老师问。
    田齐如实回答:“是,冷得很,刻一会就要暖暖手,要不手冻僵了刻不好。”
    老师点点头,过来拿起田齐刻好的目录页看了看,说:“刻的不错。这一大本讲义,你这样刻刻停停,恐怕寒假刻不完。”
    田齐说:“我正犯愁呢,宿舍稍微暖和些,可也强不了多少。”
    老师说:“要不你到我那去刻,那儿有个炉子,暖和得很。”
      “到您宿舍?不行,一整个寒假呢,太麻烦了。”
    老师笑了:“不是宿舍。你先跟我去看看。”
      田齐满腹狐疑地跟着这位老师走出教室,朝着校园东南方向走。校园东南角有一个苹果园,是耕读师专建校时特意保留下来的,有十多亩地,中间有个工具房。田齐去过那里,他们每周有半天劳动课,在校园西南部的坡地修建操场,把北边高处的砂土刨下来,运到南边的低洼处。每次劳动,班长都要先派一个组到工具房去拿工具,劳动结束再送回工具房。
      田齐跟着老师走到苹果园,走进简易的果园大门,一直走到工具房那儿。以前来这里,只顾拿锨和镢头、筐和扁担,把它们放到小车和地排车上推走,别的不注意。现在仔细一看,这排房子有六间,放工具的只有西头两通间,另外几间的门都关着。房子前边有一个大灶台,灶台像座四方形碉堡,大约有一米二三见方,台面往上有一米半高,侧面有一扇加了门闩的木门,灶台旁边堆着一堆黑乎乎的煤。老师告诉田齐,这是蒸汽灭菌灶,用来对培养物消毒灭菌。
      他打开东边第二间门上的锁,推开门,让田齐跟他进去。
      田齐一进门就感受到浓浓的暖意。他看到这间房被木板隔成里外两小间,木板隔墙中间有一扇关着的小门。他们站在外间,田齐看到南窗下面是一张三屉桌,桌子上面有盏带罩子的台灯,桌子后边有一把椅子。靠东墙放着一个带四条腿的木箱子,样子很奇怪,上面有一个斜面,斜面上镶着玻璃,斜面下边的垂直正面还有两个小洞。抬头朝上看,一根碗口粗的铁皮烟筒,离地有两米高,从靠近南墙的西墙上面穿过来,在桌子上方拐个弯,向北穿过木板隔墙,进入里面的小间。铁皮烟筒被几根铁丝吊在天花板下面,屋里的热量就是从这根铁皮烟筒幅射出来的。
    老师问:“这儿暖和吧?”
    田齐由衷地说:“简直就像春天似的。”
      “你在这儿刻讲义,怎么样?”
      “这儿是您工作的地方,我怎么能占用呢?”田齐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老师笑了:“你用你的,我用我的,我主要在里面小间和两个隔壁做些事情,这张桌子用得很少。”
    田齐非常抱歉地问:“老师,您这么帮我,可我还不知道您贵姓,能告诉我吗?”
      “我姓沈,沈从俭,下学期带你们《农业化学》课。”
      “沈老师,我不知怎么感谢您才好。”
      “感谢什么,你现在就回去拿钢板蜡纸和讲义稿。这是门钥匙,给你一把。”说着从自己钥匙串上解下一把黄铜钥匙递给田齐,“这把钥匙也能开西隔壁的锁,你隔两个小时到隔壁看看炉子,该添煤就添点煤,保持中等火力就行,晚上临走时多添一点煤,表面稍微封一下,别叫它熄火。”
      走在路上,田齐觉得自己脚步有点飘。沈老师的出现和对自己的帮助,真应了雪中送炭这个成语。只是以前和沈老师并无接触,《无机化学》下册讲义是余老师编写的,课也由余老师上,沈老师上的是《农业化学》,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帮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21-3-18 09:49:06 | 只看该作者
假期开始刻钢板,
天寒地冻伸手难,
幸亏来了沈老师,
安排是屋十分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7 17:48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