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53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知青生活三

[复制链接]

53

主题

60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4-17 17:2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行天下 于 2024-4-18 07:37 编辑

                                      初到淮海(续)
到淮海农场不久,北京就召开了党的九大(九大于196941─24日在北京举行)。九大召开后,我记得好象还绕着田埂走了圈子,以示庆祝。随后一段时间,田间休息时还组织读报学习。现在还有印象。当时的读报员是我们二中初一甲班的同学,记得叫陈迎建,他的嗓音很好,普通话挺标准,听他读报我觉得有点电台播音员的味道。当时我对他挺佩服的。由此也让我第一次思考,自己到底应该怎么走?下乡之前,我还是有点自负的,觉得自己学习不差,书也看了一些,手也算巧。但到了农场,才感觉到自己不行,好多地方比不上其他人,朦胧地觉得自己好象应该学点东西。象陈同学那样,能朗读也是一种本领。我该怎么做呢?
    在淮海农场时,还有几件事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第一件事是打狗吃肉。我们刚到农场哪里有这个胆子去打狗吃肉!是因为我们六组的副组长老军工说,他家养的那条狗不要了,让蔡组长带着我们去打来吃。副组长的家不住在家属集体营房,是单独住在一处田地间。那一天去他们家周围的田里干活,快中午的时候,大家休息,就开始逮狗。本来主人召唤自己家养的狗是很容易的事。那一天那条花狗似乎感觉到有事,对主人的召唤犹豫不从,费了些时间才把狗诱引过来抓住。用绳套在狗脖子上,吊在了树上,但狗仍在挣扎。有个原来农场的年轻职工,好象叫吕玉余,同在我们六组。轮起大锹砸在狗头上,砸了几下以后,终于狗不再挣扎。于是吕玉余用刀开始剥皮。场面有点血腥。有几个胆子大的知青站在旁边,其他人都离得稍远些。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除了对血腥有点害怕之外,还对那狗有点不忍,竟然没有一点兴奋的心情。
    中午全组都在副组长家吃狗肉,看到一大盆狗肉,我竟然没有一点胃口。小说中传说狗肉美味,我居然丝毫没有兴趣。不知是因为烹饪本领不好还是我主观的问题,反正我没有闻到传说中的狗肉的香味,后来我只尝了口汤,没有吃肉。这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狗肉饭,就这样结束了。给我留下印象的不是美味狗肉,而是这个有点怕人的过程。
    第二件事是我罹患眼疾。大概在春夏之际,我突然患上了红眼病,学名就是传染性结膜炎。如何传染上的已经无法知道。我就感到双眼有点疼,畏光,怕风,迎风流泪。但是当时虽然知道患病了,但是也不敢请假,连队只有一名姓唐的卫生员,水平不高,也没有什么药物。好在当时年轻,除了眼睛有问题之外,身体其他都没啥不适之处。于是我就咬牙坚持。什么药也没用,每天照常干活,只是眯着眼睛,只睁开一条细缝视物。捱了一段时日,也记不清多久,估计有近一个月吧,红眼开始消退,眼睛不那么难受了。但是迎风流泪的毛病延续了很长时间。视力好象也有点影响,所以后来我就配了一副眼镜带上,既是纠正视力,也是想多少挡点风吹。
    第三件事是第一次去赶集。从小生活在城市的人大概都不懂赶集是怎么一回事。我虽然在书上看到过“赶集”这个词,但对它的含义完全不懂。到了淮海农场后,有一天听说是赶集的日子,于是大家相约一起去赶集。集市,是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乡村民间自发形成的交换物品的场所,用于满足乡村居民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因为小农经济虽然可以基本满足大部分生活和生产需要,但毕竟不能全部满足,所以就自发形成了集市贸易。可以是以物换物(那时农家母鸡生的蛋都舍不得自己吃,常去换些油盐之类的日常用品),也可以用货币买物。集市一般有固定的场所和日子。到了集市贸易的日子,四面八方的村民赶去集市,为的是占个摊位,早点把东西卖(换)掉,也可能是想去买到自己中意的物品。住得远的村民还要起个早,赶好多路,所以就叫赶集。(但全国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如四川叫赶场,两广叫赶墟,云贵叫赶街)离淮海农场近的集市我记得叫六垛。我们因为是去看热闹的,也不用赶早。走了十来里路,到了六垛,集市已经热闹非凡。所谓集市其实就是在六垛的中心小街的两边摆满了各种摊头,都是摊在地上。大多的摊头是卖蔬菜瓜果,麦豆黍薯等农家产品,卖鸡鸭鱼肉的摊头比较少见,这与当时生活水平不高有关。还有少数摊头卖铁木农具,陶器碗盏等杂货。偶而还能见到街上原有的面饭吃食店。小街本来就不宽,两边被摊位占去,更是狭窄。赶集的、看热闹的挤在一起,真是有点摩肩接踵的味道。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争执不休,煞是热闹。我们几个边看边议,大家都对农民出售的花生最感兴趣,上去询问了价钱,心中都已决定回家时一定要买点花生带回家。因为那时无锡城里很少见到花生,大家又都喜欢吃。后来回家探亲时,大家果然都带了花生回家。
    大概是1969年10月底,我接到通知,要调离淮海农场,到大丰方强农场去。调离淮海的人各个组都有。六组就我和华定增。听说方强农场原来是劳改农场,现在要组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五团。需要一些“老知青”去作为先遣队。算起来我在淮海农场整整工作了八个月,初步认识了苏北农村,初步掌握了农活的操作要求。反正比没到过农村的人要强些。接到调离通知,我记得心情很平静,无喜无忧,收拾好行李就跟队上车,离开了淮海农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24-4-18 07:43:27 | 只看该作者
到场恰逢开九大,
自我要求加强它,
几件琐事记得清,
不久又被调迁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60

帖子

30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0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4-19 09:58: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地板
发表于 2024-4-20 08: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6

主题

2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804
QQ
5#
发表于 2024-4-22 11:39:11 | 只看该作者
   分享了!
谢守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6#
发表于 2024-4-23 07:47:12 | 只看该作者
排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11-24 15:40 , Processed in 0.219013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