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 第二章 风雪拉练之二 作者 董连峰

[复制链接]

83

主题

596

帖子

67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21:4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  第二章  风雪拉练之一)
如此大的动静,在全团范围内,除少数一些负责组织和实施的相关人员外,绝 大多数毫不知情的年轻战友们顿时乱作一团,甚至不少人大声惊呼,一定是“老毛子”的机械化部队打过来了!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慌乱的气氛中,非但常规训练 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再度暴露无遗,抢先收拾个人贵重物品者、惊慌失措乃至痛哭流 涕者、尿急竟至失禁者,以及瞬间双腿瘫软失去行为动力者虽非普遍现象,但却绝对不是个案(这里需要特别予以说明的是,所谓“另类问题”主要发生在团部周边 的几个连级建制单位当中,因为那些用来模拟战争的背景效果同样是在团部所在地 的周围制造出来的,距离较远的连队不可能全面感受到那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气氛。其次,绝大多数兵团战士都是大约十六岁上下,并且刚刚走上社会不久的年轻人, 突然遭遇不明原因的危急情况,惊慌失措也是在所难免的事)。
当然,最后的结果不过只是虚惊一场,而真实的情况是,为真实检验各个建 制单位在突发情况下是否具备足够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团部领导秘而不宣,精心策划了这次极具实战气氛的夜间紧急集合拉练活动。所谓坦克车的轰鸣声, 实为七八台履带式拖拉机开足了马力模拟出来的,点燃事先埋放地下的炸药包和 放人铁桶中的各类鞭炮,自然也就成为了仿真的枪炮声,划空而起的各色信号弹尽管多为真货色(发射期间夹带一些普通礼花弹),但也只是用来制造效果,渲染 战争的气氛而已。
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次极难让人启齿、颇感脸上无光的难忘经历,当连队 的指导员冒着鹅毛飞雪,站在即将出发的队列前,铿锵有力地进行简短的政治动员时,也没忘记首先拿它当作一件典型的案例,着意强调了进一步加强军事训练 和意志品质锻炼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他说:“大家切记不要把那次紧急集合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全都当作笑话 听,更不要动辄就去讥笑那些尚未没见过世面,并且表现确实欠佳的年轻战友。大家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那种模拟的紧急状况是发生在我们连队的周边附 近,谁敢保证我们当中绝对不会出现那种同样让人感到难堪的混乱现象啊?这些
事实恰好告诉我们,我们的战备观念、训练水平,以及意志品质等,还远远达不 到实战的要求,我们确实需要在更多不同科目的军事训练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否则的话,在任何紧急情况下,我们都不可能做到临危不惧,处之泰然, 面对任何突然来犯之敌,我们都不可能做到沉着冷静、令行禁止,果敢顽强。但 是……,”
他突然停顿了一下,锐利的目光快速瞄向男排队列中的某个特定方向,随后 继续说道:“就在刚才,个别消极分子,我指的是,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还是在平时的劳动表现上都从不积极,而且是屡教不改的、那几个极端后进分子,今 天我就不在这里逐个点名批评你们了。但是,我仍然希望你们今后都能够好自为 之,自觉加强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认真地进行自我反省,而且还要坚决、彻底地改掉自身存在的许多缺点和毛病,否则的话,你们终将成为新时代革命洪流中 的沉渣余孽,终将被朝气蓬勃的革命队伍所淘汰。队伍刚开始集合的时候我就已 经注意到,你们跟在队列里不断发牢骚,说什么:今天我们‘冒着漫天大雪搞这种野外拉练活动,是在自己吓唬自己,是在瞎耽误工夫,是在重复狼来了的那套 鬼把戏。’在此,我要严厉地正告这几个人,你们的这种想法和极端自由主义的 行为是极其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你们的行为如果往轻了说,是在散布麻痹轻敌的错误思想,但往重了说,就是明目张胆地涣散我们这支革命队伍,削弱它 的战斗力。”
“众所周知,古今中外有许多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支队 伍是可以不经过千锤百炼,就能成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威武之师的。不错,我们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确实是一支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革命 队伍,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是一支肩负着屯垦戍边双重历史责任的革命化队伍, 也是我们这一代人足可引以为自豪的光荣的历史使命。为此,面对时刻准备来犯的强敌,我们就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认真做好一切必要的准备。我相信,在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这些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兵 团战士,只要始终保持新时代年轻人敢于战天斗地、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气概,通过严格认真的军事训练,就一定能够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人人成为敢打必胜, 不怕牺牲的英雄战士。我们这支以农业生产为主导的革命队伍,照样可以成为一 支拖不跨、打不烂,并且无坚不摧的威武之师。”
“与之相反,心存侥幸心理或麻痹轻敌的思想去对付随时可能来犯的外部强 敌是绝对行不通的,也是注定要失败的。我在不同场合曾经多次强调过,平时训练多出汗,上阵杀敌少流血。为达此目的,我们必须从现在起牢固树立未雨绸 缪,防患未然的战备观念,必须从备战,甚至从实战出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 积极参加各项军事训练活动。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谁都不愿意打仗,甚至流血牺牲,但是,敌人已经武装到了牙齿,我们就必须时刻做好打仗,甚至打硬仗的思 想准备,而且我们绝对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过去,我们曾经搞过夜间紧急集合训 练、长途野营拉练,以及野炊训练等,但是,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我们还从未进行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活动。今天就是开展这种练兵活动的极好机会,我希 望大家都能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通过这次野外拉练活动, 有效提高我们应对恶劣天气的应变能力,我们的意志品质也能得到大幅度锻炼和提高,为赢得可能发生的战争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如此庄严肃穆的场合,辅以相应的鼓动造势工作是绝对不能缺席的,就在 连长准备发布出发的命令前,一排的排长不失时机地高举右手,带头喊起了极具时代特征的革命口号: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屯垦戍边,保家卫 国!坚决彻底地消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随后,二排的排长也领头唱起了说唱结 合的毛主席语录歌曲: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为充分体现“半边天”的作用,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排战友们,当然要满怀豪情地演唱毛主席 的诗词歌曲: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 武装。
威武豪迈的口号声和整齐嘹亮的拉歌声响彻在冰天雪地里,极大调动起了大 家的情绪,尽管作为副班长我站在排头的位置,但我还是明显感觉到,身后的战友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很有一种壮士出征保边疆,不灭贼寇誓不还的大无畏 的英雄气概。
或许是自幼崇尚英雄,而且久怀手握钢枪,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每次遇到 这样的场合,我总会产生一种热血沸腾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耳边必会响起刚到兵团时,新兵班班长在第一天的新兵教育活动中,针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说 过的一席话,他说:“清代著名学者龚自珍有句诗作说得好,‘青山处处埋忠 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面对中苏边境持续恶化的紧张局面,我们这些新时代的热血青年,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就该有那种‘金戈铁 马去,马革裹尸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新兵班的班长来自于天津市的第五中 学,是一位六•八的高中一年级毕业生,他聪明睿智,博学多才,举止言谈更有一种温文尔雅、沉稳谦和的学者风范,而且为人宽厚善良,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论 水平。他的训导对我先前初步确立起来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来说,起到了非常 明显的促进作用,亦可谓为效果倍增的一次升华,是走向成熟的一次质的飞跃,从那时起也更加坚定地树立了自己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以及坚定不 移的爱国主义情怀。
此时,指导员的动员讲话在我这种愈发坚定的爱国情怀中更是产生了强烈的 共鸣,我完全赞同他的说法,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人人都该有那种视死如归,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当然,前提条件必须是,我们绝对不打无准备之 仗,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物质上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常言说,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是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驱逐悍然人侵的外敌,确保祖国边疆的安全亦需如此,容不得半点儿马虎。
指导员是个心思缜密,很有心计的人,动员讲话结束后,趁大家还在专心唱 歌的时候,他在几个班排的队列之间慢吞吞地穿梭巡视了几趟,仿佛只是例行公事,做做样子似的,随后走到与我并列站在一起的一排排长旁边小声交代了几句 什么。我从眼角的余光中注意到,他的面部表情好像并无特别之处,依旧是一副 永远让人猜不透的笑眯眯的样子。在震耳欲聋的合唱声中,我无法听清他与排长究竟说了些什么,但是,排长不住地点头,以及表示遵照执行的结束语“是! 是!是!好!好!好! ”却听得足够清楚,伴随说话的节奏,心领神会的丰富表 情同样跳跃在排长那张黑黢黢的脸庞上。我知道,他们的耳语肯定与这次备战训练活动有关,但却无法猜透其中的秘密是什么。
一排排长是本周的轮值排长,听到连长下达的出发命令,他立刻带领全连的 队伍,沿着营区南侧的土路向乌加河方向跑步前进,而且速度明显快于日常操练的水平。队列中的战友们普遍对此感到迷惑不解,一边跑,一边悄声议论着。最 初,我的心里也在暗自犯嘀咕:“鹅毛大雪,漫天飞舞,道路崎岖,湿滑难行, 而且是负重行军,即便以正常速度步行也算很不容易了,又何必加速快跑,非要弄得大家人仰马翻,狼狈不堪呢? ”然而,这样的念头还在脑子里转着,行进的 队伍中业已乱象频出了。由于雪大风急,道路泥佇湿滑,而且弯弯曲曲,崎岖不 平,加之许多战友本就重视不够,准备不足,因此,除脚底打滑的常见现象外,侧翻、倒地者屡见不鲜,其中前扑倒地亲吻雪地者有之,仰面滑到四脚朝天者有 之,一人发生侧滑下意识拉倒身边其他人,甚至撞倒、绊倒多人者亦有之。
队伍行进至七八十米开外,不少人的背包已经开始蓬松变形,彻底散开只是 迟早发生的事,个别人的背包甚至已经完全散开,不得不离开行进中的队伍,双手拥抱着棉被,三步一个趔趄,五步一个跟头,踉踉跄跄,连跑带颠儿地勉强跟 在队伍的后面,神情更是狼狈到了极点。不知是哪位战友的军用水壶脱离绳套失 落在雪窝中,身后的战友为避免影响整个队伍的正常前进,只能单脚将其踢到路边,然后再匆匆地捡拾起来,一边跑,一边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挎包里。
面对诸多乱象,不少战友陆续提出建议,希望能够暂时停止进发,重新整理 行装。但是,值班排长似乎还嫌乱象暴露得不够彻底,带领队伍依旧以超常的速度向乌加河方向快速挺近。
相对而言,男排队列中除个别现象较为严重外,其他问题并不普遍,一是绝 大多数战友身体灵活,有足够的能力保持身体平衡,走路时臀部以上极少扭摆,也相应提髙了在雪地行走的稳定性。女排的情况则恰恰相反,不少走路天生扭臀 摆腿的女兵,在厚厚的雪地上负重行走极易导致脚下大幅度滑动,使身体失去平 衡,频频滑倒在雪地上,沉重的背包持续不断地摇来晃去,又不可避免地起到了步步推波助澜的连锁效应,而剧烈的阵风又成借势发威的始作俑者。想要验证这 种推论的准确性吗?你不必拘泥于眼见为实的那些常规性观念,只需侧耳听听女 排队列中不时发出的哄笑声和惊叫声,就不难判断,她们当中正在发生的是寻常现象,还是异常情况。忍不住向后看看“热闹”时,总能捕捉到正在从雪地上奋 力爬起,或者是东倒西歪、惊叫声不断,行将跌倒的某些人的身影。
直到乌加河西岸的独木桥边,值班排长才下达了停止前进,重整行装的命 令。整个队伍重新近距离集结在一起时,首先映人大家眼帘的是一幕幕忍不住让人发笑,瞬间又会令人感到心情沉重的光景。队列中衣冠不整者,浑身上下沾满 了雪地污渍者,以及背上的背包不同程度变形,甚至怀抱完全散开的棉被者几乎 随处可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5 12:53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