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七章遭遇难题之二 作者 董连峰

[复制链接]

89

主题

602

帖子

681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0 12:4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七章遭遇难题之一
匠师傅一刻不停地进行加工,也需要用上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何况是我们这些新手。最初,大家还都满怀信心,拼劲十足,可没过多久,就感到腰酸、臂痛、浑身较劲了。尽管大家轮番上阵,所有的人也都拼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实际成效却极不理想。当赵师傅提示大家准备去食堂吃午饭时,唯一在手的一块儿板材还没有完全破开,逐一验看那些经过加工的板条时,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不但呈现不规则的曲线型,而且薄厚不均,没有一根可以派上用场,全都是废品。很显然,整整一个上午,大家全都白忙了。
面对如此状况,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无奈与失望跃然脸上。而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几位师兄弟虽曾先后请求赵师傅给予指导,但赵师傅却始终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面带着微笑,推三阻四地只说一些让大家感到宽慰的话,或者重复那几句鼓励大家继续勤学苦练,相互切磋,在困难面前不要气馁,更不要急于求成的套话。
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适当的鼓励当然是必要的,勤学苦练、不急不燥,自然也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法则,但也更需要师傅们的言传与身教,甚至手把手地单独教练才行。如果一味地全凭个人在实干中持续摸索,耗时费力不说,还可能会养成不规范的技术动作,进而影响到以后独立工作的质量。但是,当看到师父们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先前得到的回应又都是那些雷同的精神鼓励,继续求教于师傅的想法也就再难启齿了,师兄弟们只好无奈地轮番闷头破料,我则忙里偷闲,尝试着使用刨子练习刮料。
为了进一步摸清赵师傅的真实想法,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我假借破料和刮料的技术要领向赵师傅虚心求教,同时试探性地提出,希望师傅们在下午工作的时候能够抽出更多时间,多为我们做一些能够尽快入门的技术指导,以避免被我们糟蹋更多的木材。对我的这番恳求,赵师傅瞪大了眼睛好像非常好奇似的,旋即眯缝起眼睛,鼓动着鼻翅儿,撇嘴一笑,但却扯歪了嘴巴,一时之间,五官摆布仿佛失去了控制,咯咯的笑声更像是鼓腹胀腮的蛙鸣一般。
赵师傅这种似笑非笑、复杂而又奇怪的表情让我大惑不解,由此也就牢牢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甚至无论是在追忆里,还是此后再度面对着它,仿佛都不会发生任何新变化了。
很快,他又侧歪着脑袋,带着似乎是满意的微笑,以极为赞赏的口吻说道:“难得你小小的年纪就懂得爱惜国家财产,在这方面,我还得虚心向你学习呢!但是,你必须记住,想要学到真手艺,损失几根木材是不可避免,也是值得的,就算是交了学费吧!重要的是,学习手艺切忌急于求成,以目前情况看,教给你们再多的东西,你们也无法及时消化、吸收。眼下的当务之急,你们还是需要尽快定下心来,按照师傅上午的讲解和示范,认真练好破料、刮料这两项基本功,而且要边干边琢磨。只有你们找到感觉了,我们这些当师傅的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指导你们。”
又是一套无可挑剔的高调强音,无论是曲意回避也好,还是巧言托辞也罢,一句“有的放矢”足以掩盖阴暗心理中潜藏的一切了。我们小兄弟几人默然相顾、无言以对。明摆着这是在暗示我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羽翼未丰,仅凭一对光秃秃的肉翅,就想飞上蓝天,岂不是异想天开?师傅可没工夫陪着你们一起浪费时间!看到战友们满脸的疑惑和失望的表情,我知道,他们也都听出了赵师傅的话外之音。
在返回木场的路途中,一位师兄弟悄声问我,对赵师傅的言语是否感觉到了有什么费解之处,我点头表示认同。但让我们谁都无法理解的是,教和学原本就该是同时并举的事,为何要特别强调让我们自己琢磨、自己找感觉呢?印象中,师徒关系应该相对固定,要么一师一徒,要么一师二徒,才有利于学艺,在我们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习的计划亦应明确、循序渐进才好,可眼下,赵师傅的做法实在让我们感到难以理解!况且,我们几个师兄弟都是吃兵团这碗饭的,手艺学成后自然都要返回各自的连队,和师傅们之间不存在利益上的根本冲突,因此赵师傅没有任何理由担心,教会了我们这些徒弟就会丢掉他自己手中的饭碗啊!除此之外,我们越早学会这门手艺,越能更好地帮助师傅们减轻肩上的工作压力,这原本是件两全其美、相得益彰的事,赵师傅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最让我们感到担心的,还是能否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学到真本事,确保我们今后都能熟练运用所学到的手艺,独立地服务于连队的生产建设。而目前这种放羊式的学艺方式,有限的宝贵时间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最终的结果显然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更会辜负了连队的嘱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都感到有些束手无措,毕竟我们还不完全了解赵师傅的真实想法。即便我们的某些猜测是正确的,如果师傅就是不愿把全部的手艺倾囊相授,我们除了继续这样盲目地蛮干外,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时间我们耗不起,又无力改变赵师傅不愿传授手艺的做法,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该审时度势,认真思考一下如何另辟蹊径的问题了。
受到赵师傅午饭时那种模棱两可态度的影响,下午上工时,木匠房里的气氛始终都非常沉闷,大家只是默默地练习破料和刮料。赵师傅对我们还是那样既放心又放任,全部的心思仿佛都用在了他自己手头的工作上。在他的眼睛里,好像我们都有无师自通的本能似的。偶尔,他也会在抽烟小憩的时候,袖手信步过来看看,顺手拿起我们正在加工的板条,但也只是言不由衷地说:有进步,就这样干就行!也要注意劳逸结合等。除此之外,他绝不再关心我们的技术动作是否规范,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当然,我们也的确在反复练习中摸到了一点儿门道,逐渐感到了变化和进步,至少手中的工具使用起来已经感到越来越顺手,破开的板条也不再都是废料了。                    
我的心情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一直都在暗自思索着,应该怎样积极地应对眼下遇到的这个大难题。毫无疑问,争取尽可能转变赵师傅的态度,是最稳妥、有效的选择,但在何时、又由何人出面开展这项工作,却又实在难下决心。去请团部政治处的领导出面协调解决,显然为时尚早,也容易造成误解,弄不好反而会出现彼此都尴尬的局面。如果我们径与师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似有当面指责的嫌疑,又有悖于尊师之道,于情于理都欠妥当。权衡再三,我总感觉,不到万不得已,这层窗户纸还是暂且不去捅破的好。两位年轻的师傅正直开朗,心地善良,请求他们传授手艺应该具有较大的把握,当然最好是在私下里进行,否则会让他俩在赵师傅的面前感到为难。此外,我们还可以细心观察师傅们在工作时的技术动作,以及如何正确使用不同的工具,包括观察研究师傅们制作的成品和半成品等,以便从中得到关键性的启发。如果方便的话,最好尽快全面了解各类木匠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当然,这些做法毕竟都是非正常途径,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时刻准备“偷艺”了!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最好寻找合适的机会,找到合适的理由才行。想到这些,我决定利用晚上的时间和几位师兄弟凑在一起认真地商量一下,究竟采取怎样的对策,才能改变如此被动不利的局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6 23:28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