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八章旁敲侧击之一) 偶然的一次借酒拜师虽然起到了增进师徒感情的桥梁作用,但也未能如愿改变赵师傅消极传授手艺的基本态度,我们几位师兄仍然无法接触到真正的技术活,每天仍旧从早到晚都在重复着那些破料和刮料这种技术要求极低的简单工作。 干活的时候,一位师兄弟忧心忡忡地抱怨说:“学艺的期限仅仅一个月,期满回连时,咱的木工技术总不能仅仅停留在破料和刮料上吧?” “是啊,我也正为这件事情着急呢。根据制作行李架所需板条的总量,以及我们日均加工的数量,我做过一次粗略的估算,估算的结果可并不乐观。照眼前这种进度,即便是超前估算,我们至少还需要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也意味着我们还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这种工作效率低下,技术含量不高的日常工作上,更别指望获得充足的时间,去学做那些真正的技术活了。毫无疑问,这会严重影响我们在固定的期限内学习木工技术的实际效果。不过……”听到外面突然传来电锯高速运转的轰鸣声,我顿觉眼前一亮,不无兴奋地继续说,“我说哥们儿,你仔细听听,外面是什么动静?” “小李师傅正在使用电锯吧,怎么啦?”他好像知道屋里缺少谁。 “那可是速度的象征!这种声音多让人振奋!就像战场上听到了发起总攻的冲锋号声!”我满心激动,但故意打着哑谜说道。 “嗯?你是想用电锯取代手工破料?这可是个好主意,至少能为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那些急需掌握的关键技术了。”显然他从我的快乐语调中猜到了我的真实意图。 “看来,想要解决咱们的问题,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改用电锯破料。” 受到使用电锯破料的启发,我的心中虽有惊喜,与此同时却又产生了不小的疑问。作为一个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木匠,赵师傅对于使用电锯破料的效率自然应该心知肚明,但是,他为何坚持袖手旁观,不去积极推动改变呢?很明显,这和他一再强调工作压力大是自相矛盾的。难道其中的缘故仅仅是为了继续锤炼我们的基本功那么简单吗,这是否与赵师傅一贯秉持的消极传授手艺的态度有直接关系呢?如果确实属于师道不正,自己一贯固守的尊师之道,又可否酌情稍作变通呢?还是那句话,时间我们耗不起!以往的经验告诉我,在面临决定自己的进退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倘若一味的消极观望等待,只会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命运拱手交到别人的手里,要谋求根本上的改变只能依靠自己!如此看来,我们确实应该考虑主动做点儿什么了。 赵师傅又要抽烟了,我急忙凑过去,划根火柴帮他点起烟。赵师傅受用地深吸了一口。我顾不上鉴赏他的表情,急切地问道:“累了吧,师傅?您坐下多歇一会儿!”随后我再次真心实意地把水杯递给他。赵师傅接过水杯,看了看自己周围堆满了正待加工的活计,眉心处几道紧拧的皱纹立刻搅乱了原本圆滑的面部表情,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回答我的问话。“是啊,手里都是急活儿,天天都有来催着要的,虽然是火烧屁股,照样也是焦头烂额呀!” 我相信这完全是他的心里话,但是此话也正中我的下怀。“赵师傅,那我就跟您提个建议行吗?”我不失时机地回应赵师傅的话茬。“手工破料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点儿,如果改用电锯破料,工效可以提高好几倍,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可以帮助师傅们多做一些其它力所能及的工作,既减轻了师傅们的工作压力,我们也能多学些技术 ,免得我们回到连队什么活都不会干,无法向连队的领导们交代不是?”我的话软中带硬,暗指当师傅的本就应该担负起带好徒弟的责任,当然,也略带责怪的意味。 “使用电锯?亏你想得出来。”赵师傅的眼睛滴溜溜地转着,脸上的笑容还是那样灿烂,看上去,他似乎并未感觉到在我的建议中夹带着锋芒,依旧摆出一副拉家常的姿态说道﹕“小伙子,这可急不得哟!基本功不扎实,你们也只能是忙中添乱,弄不好反而会耽误了工期。再说,使用电锯很危险,无论是你们其中的哪一个受了伤,我都担待不起!所以你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手工破料的基础练习,另外,出于安全上的考虑,我不赞成你们这些初学的孩子,冒险使用电锯。” 赵师傅此言不虚,我们所学到的确实只是一点儿皮毛,眼下怎可堪当大用呢?我本想再说点儿什么,毕竟我们的学习时间有限,如果仅仅依靠初步掌握的刮料和破料这点可怜的基本技术,将来又怎能独自承担连队交办的各种技术工作呢?但又犹豫着,不好以此为借口予以说破。况且,从表面上看,赵师傅的话也确实无懈可击,哪句话不是为了工作着想,不是为了我们的安全着想啊!或许你可以认为他的话都是托辞,但却不能否认,他的话句句都在理上。赵师傅的老于世故真的让我相形见绌,也更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了。 晚上在宿舍聊天的时候,来自九连的小纪无意中提到,团部医院在我们这里订做的一批医用器械柜急需派上用场,医务处的一位现役军人已经委托他人询问我们这里的制作进度,何时才能正式交付使用。我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可以充分利用的绝好机会。如果能说服那位现役军人直接出面,以医院催要那批器械柜的名义,顺便间接地帮助我们做些适当的推动工作,或许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能有效避免赵师傅对我们产生在背后告黑状的嫌疑。我的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并且最终议定,就由小纪出面碰碰运气,通过熟人去做些试探性的疏通工作。 这一招果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动作用,医院的那位现役军人正打算择时亲往木场催要器械柜。当他清楚了解了我们的处境和想法后,不但欣然来到木场,当面向赵师傅详细说明了医院确实急需那批医用器械柜的具体原因,还按照我们的想法,假装诚恳,反复向赵师傅表示,如果木场确实因为人手少,难以完成越来越多的工作任务,他可以建议团部政治处再为我们招聘几位木匠师傅,以便解决我们生产任务过重和人手不足的突出问题。他的出面,特别是他貌似顺水推舟的一个建议,恰似“边鼓”、“重锤”轮番发挥作用,对满足我们的强烈诉求可以说起到了立竿见影作用。此后第二天,大概是出于自保饭碗不失的考虑,我们师兄弟几人又有强烈的要求,赵师傅才迫不得已同意了我们使用电锯破料的强烈要求,并且还反复叮嘱作为技术指导的小李师傅,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准许我们师兄弟分别使用电锯破料。工作上的调整,不仅让我们掌握了使用电锯的基本要领,也为我们尽早接触其它工艺流程提前了接近一周的时间。事后我们都对小纪表示了由衷的感谢,而且满以为通过这一次小小的胜利,真正的技术工作从此就将开始了,与此同时还以一帮穷小子(并无酒菜助兴,只是打打闹闹而已)的方式,高高兴兴的庆贺了好长一阵子。 但是,事实证明,我们高兴得还是太早了,在不正常的师徒关系下,学徒永远都是被动的弱者,如同柔弱无助的新媳妇,偏偏碰上了刁蛮无理、事事处处都要逞强立威的悍婆婆,有理没理都难说得清。破料的问题确实提前解决了,可刚刚破开的毛坯板材同样需要人工按照规定的尺寸,使用刨子加工成平整光滑的标准板条。尽管这道工序也是磨练基本功,但依然还是技术含量极低的简单劳动,理所当然,这又是我们师兄弟几人专属的试验场。至于那些技术含量更高的工作环节,虽然看似近在咫尺,却又如同隔墙猜物一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偶尔满怀着欢喜,应着师傅的招呼前去搭个下手,比如协助师傅拉直墨斗线,扶稳正在进行组装的半成品等,但也不过是屁大的功夫,往往未及嗅出味道,便又怏怏的复归原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