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十九章选择助手之一 作者 董连峰

[复制链接]

83

主题

596

帖子

67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26 10: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连峰 于 2025-1-26 10:14 编辑

第十九章、选择助手

    能够容纳二百多人的大礼堂里人头攒动,乱哄哄地挤满了饥肠辘辘的男兵女将们。当得知晚饭仍旧是形、色均如半干牛粪似的白薯面窝窝头和多半饭盆黄灿灿、烂乎乎的熬倭瓜时,饭盆饭勺的敲击声和抱怨声顿时充斥了整个大礼堂,玻璃窗上的破玻璃也在室外阵风的搅动中嗡嗡地响个不停。手里端着难以下咽的饭菜,战友们之间你损他一句满脸的倭瓜色儿(读作shai,三声,带儿音)儿,却天生一张地瓜脸,他回你一句肩上扛了颗南瓜头,命里注定吃红薯,仿佛他们这辈子除了倭瓜和红薯就再也没有品尝过别的什么滋味了似的。
    饭菜确实不那么招人待见(喜欢),甚至还有些倒胃口。可是,又有谁能够抵得住,因为长期饥饿而对食物产生的、那种强烈的依赖和诱惑呢?总比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潜入到马圈里,去偷吃那些残留在木制马槽缝隙中的黑豆饼碎渣要轻松得多,也体面得多吧?!慢慢的,狼吞虎咽的咀嚼声代替了充满怨气的吵闹声。
    我默默地观察着战友们那种饥不择食,且又充满了原始野性的吃相,心里感到阵阵的悲凉。相对而言,我在团部学习木匠手艺期间的伙食要比连队里好得多了,只要肯多花几分钱,不但能吃饱,还能品尝到肉食的味道。
    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张十分熟悉的面孔上,他,也是和我同在老一班工作接近两年的好战友,好兄弟,姓孙,名大生。提起他的真名实姓,也许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他有个极为响亮的绰号孙“大圣”,却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看他现在的样子,显然与整个群体格格不入,哪里还有“大圣”往日的半点儿神采?与他自己的过去相比,更是截然相反。往日里,他那张永远光鲜,而且随时随地都会绽放灿烂的笑脸上,现在却挤满了憔悴,两只眼睛布满了血丝,脸色阴沉着,满腹心事的样子,蹲在沾满干硬泥土的砖地上,只顾闷头不响地细细咀嚼着每一口食物,俨然是当下氛围中的一个另类。毫无疑问,这其中必有缘故!
    在我的心目中,他可是一个十足的乐天派,思想单纯,性格开朗,聪明肯干,而且为人耿直忠厚,重情重义。如果说,我“去趟团部,长了本事(不久前连长揶揄我的原话)”,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一夜之间变得如此寡言少语,甚至斯文儒雅了呢?单就他以往的吃相而言,若和其他战友那些原始野性的吃相相比较,他的吃相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他吃着,说着,还要伴随着极其夸张的手舞足蹈,含在嘴里的食物不断喷射到周边战友们的脸上、手臂上,甚至直落人家的饭碗里,照样还是我行我素,声色丝毫不减。尽管那些喷射之物,逃不过他自己的那双火眼金睛,但也从不装傻充愣,试图蒙混过关。通常情况下,他不过斜楞起眼睛,不以为然地瞟你一眼,以此表示他看到了,充其量也只会轻描淡写地搪塞一句“就当我替你嚼过了,也让你多少省点儿事”。在他大脑那个日积月累的辞海里,也许根本就翻找不到“对不起”,或者“不好意思”这种表示歉意和礼貌的词语来!即便偶然从他嘴里蹦出那么一、俩次,那也一定是在他讲的笑话里,或者是在他自然流露的即兴幽默里。
    说起他那个无人不晓的绰号“大圣”,还有一段既令人啼笑皆非,又让人替他追悔莫及的真故事。来到兵团不久,我曾经陆续听到几位比我早来的战友们说,他从北京刚刚到达老四连的第一天,当看到满目荒凉,四处漆黑一团的营地,一排排低矮破败的土坯房,眼前飞舞着数不清的蚊虫和小咬,狭小的宿舍内,除了占据大半个房间的土炕外,再无其它可用之物,他就开始毫无顾忌地自导自演了一出痛哭不止的“连续剧”,无论谁劝都毫无用处,而且,这一哭整整就是五天的时间!问他原因时,他只哽咽着说∶“我想我妈。”
在为期五天的时间里,尽管他也吃些水米、汤面等“病号饭”,但还是吓坏了连队里的领导们,出了人命,那就是大事!就在领导们悄无声息地按部就班走着程序,准备把他退回北京时,他却突然终止了哭声,好像还哭出了很高的思想觉悟,居然主动、而又诚恳地向大家做起了自我批评,说自己忘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谆谆教导,缺乏吃苦耐劳的时代精神,没有树立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理想等等。已经专门为他启动的退返程序,理所当然也就戛然终止,否则,那岂不成了蓄意仿效者们的灵丹妙药?他姓孙,又耍猴似的连续大哭了五整天,“大圣”这个响亮的绰号自然也就不胫而走了。后来,不少人都为他最终未能创造奇迹“哭”回北京而感到扼腕叹息,更有人创造性地串用战争影片《南征北战》中的一句台词调侃他说:“猴军长,猴军长!请你再坚持最后五分钟!请你再坚持最后五分钟!!”
    我真正认识他,还是在七零年的一月份,新建的八连撤销从老四连带过来的旧编制进行重组,我由原十六班的班副改任一排一班的班长,就此我们成为了同班的战友。那时候,我对他的初步印象是,他开朗活泼,爱说爱闹,口无遮拦,是个总也闲不住的人。后来,他的风趣和幽默,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是同样的话题,只要是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其效果就绝对与众不同,而且大多都会成为让人捧腹的经典段子。有人甚至曾经夸张地说:“他那些经典的语言,即使你在睡梦中一觉醒来,偶然想到他那活灵活现的表情,让人忍俊不禁的笑话,都禁不住还会哑然失笑。那种神奇的效果就如同酷爱音乐的人听完一曲醉人的乐曲后,仍然意犹未尽,美妙的余音仿佛还会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一般,令人回味无穷!”所以,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他在,欢声笑语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他还有讲不完的笑话,他曾经一本正经地这样讲过:“两个八九岁的小屁孩儿因故站在当街大声对骂,‘X你妈!’谁成想,其中一个对骂的男孩刚好他亲妈就杵在旁边。嘿,你猜怎么着,那老娘儿们,两只耳朵会过滤似的,”眼看身边的战友们个个瞪大了眼睛出神地听着,他故作神秘,自说自话地补充说:“也说不定正好赶上这老娘儿们有什么特别窝心的事儿,啊!反正,听见自己的儿子被辱骂,还严重波及了她这个当妈的,顿时火冒三丈,左手高高地撩起自家裙子的下摆,右手使劲拍打着已经褪色,还是粉底儿红花,而且明显肥大、松弛的大裤衩子,扯起了驴嘶马叫般的粗嗓门子,瞪起快要爆出眼眶的黄眼珠子,冲那小屁孩破口大骂:‘嘿!你X他妈?X他妈你就朝这儿来!毛还没长齐的小兔崽子,也想干那事儿?老娘倒要看看,你这刚刚脱下开裆裤的小雏鸟,身上那个带把的小玩意儿,到底让那条刚封了裆口的破裤子捂成了啥模样,有本事就在老娘面前立起来!’吓得那两个对骂的小屁孩,包括她自己的亲儿子,个个都跟中了邪似的,自己的家门都忘了在哪儿,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只顾没命地一个劲儿地疯跑!在场的邻居们个个都低下头,捂起嘴,偷着笑。后来,邻家的小孩躲在家里几天都不敢再露面!好长时间过去了,远远地只要看到她,还会贴墙溜边,紧捂着裤裆,一路小跑地绕着走!” 后来,另有一位思维敏捷,善于抓住他人的话茬儿进行调侃的战友明知故问地诘问道:“‘大圣’,贴墙溜边,一路小跑地绕着走,可谓寓意贴切,恰如其分,可是紧捂着裤裆,又该作何解释?” “大圣”眼都不眨,一本正经地随口回答道:“怕被那老娘们当众‘看瓜’(‘看瓜’是一种极不文明的玩笑行为,是仅限于关系紧密的年轻小伙子们之间的一种恶作剧,连队里确有几位战友在玩笑中被当众以‘看瓜’的形式调戏过。)呀,不管年龄大小,他到底是个爷们吧!换做是你,也不能心甘情愿让个老娘们看了瓜吧?在心理阴影的驱使下,弄不好你在俩仨月内都会一路捂着裤裆去上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6 04:07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