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知青形象。又因,每个知青知识构成不同,眼界与格局不同,看到世界的感受各异。所以,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看法,充分反映了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此,不必苛求对苦难达成共识。各自不同才是生命的意义。知青不能忘了初心,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那么知青的故事呢?故事就在长沙与常德的大街小巷里,就在芸芸众生中。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你有一页纸,我有两三页纸。让我们一起来写一本时间的书。每个人都大声说出自己的真相和那一帘青涩的幽梦。我需要听到这一切,与这一切融合,成为这一切,同时也不失去自己50周年活动的存在。 在知青50周年里,值得纪念的东西太多太多,最能感悟的是,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因为那段特殊的经历;对下乡之地来说,是接受新事物的熏陶和新生活的引领;对普通民众来说,是一种好奇,是一部读不懂、永远读不完的大书。有下乡这碗酒垫底,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于是,合上书页,记住这句话;所有用力活过的岁月,都是写给时间的楔形文字。 不必向苍穹借取往昔。给时光一份浅浅的回眸,给心灵一份淡淡的温暖,纪念过后,好在历史已天然地赋予了我们这一代人,一个知青的名份和时代给出的内容,一个无法扭曲的知青立场。红袖添香也罢,痛心疾首或穷极无聊也罢,权以一种追忆的方式与情怀,为逝去的一代,告知一点晚近的消息。 知青的魂灵,位于西北边陲的群山之间,显得很渺小,像雾一样腾升弥漫,来去无踪,又像山峰中茅草那样安息在那片普普通通的山坡上。承春启秋,它是一部历史成形的作品,是历史肢体上的抹不去的纪念碑。我既不好奇,也不过于依恋,知青五十周年纪念日,就这么来了,又这么走了!看淡聚散之后,心,却茫然不安? 世间没有不老的人生,只有不老的心态!运气就是恒久的努力。如果怀念能够重复,那么,向老天借我一个青春,重新走进东山峰! 2022年3月15日草于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