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的木匠生涯》第四十四章新建宿舍之二 作者董连峰

[复制链接]

196

主题

713

帖子

717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17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连峰 于 2025-2-19 08:43 编辑

(上接《难忘的木匠生涯》第四十四章新建宿舍之一)
    通常来说,修复卯榫松动较为简单,首先拆下土坯模子四周起拉紧加固作用的一层薄铁皮,然后在松动的卯榫处打进双面涂胶的木楔进行加固,再将薄铁皮重新包裹在原位予以拉紧钉牢,土坯模子就能继续使用了。而更换断裂的边板或隔板要麻烦一些,首先必须选择与土坯模子基本匹配的木材,这样做的原因就在于,土坯模子的体量虽然并不太大(总长不超过一米,宽不过十四五厘米,高不过七八厘米,居中两块隔板,分为三个土坯模盒,净重大约五六斤),但是,一旦湿泥装满了坯模,加之模板自身吸收水分,总重量就会大大超过二十斤。假设脱坯的战友人均每天脱坯超过六百块,他们就必须在炽热的阳光下,搬着二十多斤重的坯模,在泥堆和坯场之间不停地来回奔跑二百次以上,而前期的备土、拉水与和泥等准备工作同样并不轻松。因此,要确保土坯模子轻便,而且耐用,绝对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由我经手修理,或者亲手仿照制作的土坯模子大致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其一,极少使用分量更重的硬杂木制作,常用的是材质较轻的杨木、白松或者椴木。其二,为了尽量减轻坯模的自重,除底板外,所有边板和隔板的厚度均不能超过一厘米。其三,为了确保土坯模子结实耐用,投入脱坯前必须使用同样      宽窄的薄铁皮沿边板和隔板的表面交叉裹紧钉牢。
我虽然从未脱过土坯,但是,对脱坯战友们遭受过的种种辛苦,多少也算了解一二。近几年来,每当途径坯场时看到他们头顶烈日,把一组组漂亮的土坯扣在宽阔的坯场上,也常怀跃跃欲试的冲动。但是此时此刻,我更想了解土坯模子损坏的具体原因,因为我无法想象,一块儿一块儿湿泥装进土坯模子里,怎么就会导致卯榫频繁出现松动,甚至模板出现断裂的情况呢?
    一天下午,正是艳阳高照,天气最热的时候,我手提几个刚刚修复的土坯模子,主动送往脱坯现场,一方面是想去现场了解坯模损坏的具体原因,另一方面也想顺便满足自己久欲尝试脱坯的那种真实的感受。
    在脱坯现场,八九位战友都在不停地忙碌着。由于持续已久的暴晒,人人的脸庞、脖颈和手臂都被火热的太阳晒得黑油油的,每走一步,脸颊上都会有许多汗珠扑簌簌地抖落在地面上,身上穿的背心是被汗水完全湿透的,裤腰及至臀部同样被汗水湿透。相比较而言,我们修理班的大多数战友尽管经常加班加点,但是工作条件确实要比他们好得多了。
    趁一位战友更换土坯模子的当口,我向他说明来意,并顺便问他脱坯的战友们为何多数都不戴草帽时,那位战友先是淡淡的一笑,随后一边干活一边回答说∶“你以为我们愿意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干晒着?脱坯可不同于锄地,不用弯腰也能把杂草锄掉。可对我们来说,弯腰干活却是一种常态,每天没有千余次弯腰,你就休想完成当天的定额任务。如果头上戴着草帽,每一次弯腰都得格外加着小心,确保草帽不会掉在地面上,至少不会挡住自己的视线。但是如果系在脖子上……,”
    说到这里,他摘下挂在脖颈上的毛巾,仿佛附带着借用肢体予以辅助解释的意味,一边十分夸张地连连擦拭脸上和头发上的汗水,一边说,“你看,擦擦满头满脸的汗水总得摘下草帽吧,可这一解一系既麻烦,又耽误时间,次数多了,积少成多,就会白白浪费太多的时间,如果人人都这样,那得少脱多少块儿土坯?万一基建工地的土坯供应出现告急,甚至停工,那可是班里的弟兄们谁都不愿看到的事。除此之外嘛……,你再看看眼前的这些弟兄们,无论脱坯还是扣坯,他们哪一个不是屁股朝天,大头朝下?即便他们头上戴着草帽,阳光还不是照在背上……甚至屁股上?久而久之,草帽反倒成了多余的累赘。至于土坯模子损坏的具体原因,其中确有无法回避的人为因素。但是,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也为确保土坯的外形美观,质量达标,我们脱坯时不得不用力把适量的泥团摔进土坯模子当中,如果力度不够,土坯的外形和密度就可能达不到质量要求。相反,如果用力过猛,土坯模子免不了会被撑开变形,甚至还会导致模板断裂。有兴趣的话,建议你在这儿脱上几模子土坯,自然就会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那位战友的提议可谓正中我的下怀,我随即脱掉上衣,接过土坯模子,也不虚心求教脱坯的技术要领,满以为只要把湿泥填满坯模,然后翻扣在坯场的空地上,三块儿规整的土坯就算完成了。然而,看似简单的工作,倘若不了解其中的门道,真干起来还真要走些弯路。
由于太过自信,我走到泥堆旁边,双手随意捧起一块泥团塞进坯模里,坯模  一次不能填满时,再抓把泥团予以补齐,然后使用刮板轻轻抹平。以此类推,三块土坯的坯模轻松装满,外表并无丝毫瑕疵。但是,当我按照要求到坯场翻扣时却弄出了不小的洋相,湿泥粘在模板上总也不能顺利脱离坯模,渐次加力晃动时,大部分泥团即刻呼啦啦地掉落在地面上,不但扭曲变形,表面上还有许多明显的裂纹,坯模的内壁上还粘着不少湿泥。看着地面上那三块不成正形的“土坯”,我颇感纳闷地问道∶“和你们一样的制作程序,怎会出现这种让人见笑的状况啊?”
    一直站在旁边观看的那位战友手指泥堆旁边的细沙告诉我说∶“脱坯之前,必须使用细沙土在坯模中过一遍,翻扣土坯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
    短短的一句话竟如拨云见日,于是我不由分说,立刻照方抓药,重来。可笑的是,第二次尝试居然仍未获得成功,翻扣土坯虽然轻松了不少,但是,土坯外表非但没有楞角,表面还有不少细微的纹路,以及不规则的凹凸状。
那位战友不得不再次道明原委,他说∶“你脱出的这三块儿土坯缺棱少角,这还只是表面现象,问题还在于土坯的质量很有可能达不到使用的标准。你若不信的话,可把土坯掰开,看看土坯的里面是否存在缝隙,甚至可能会有气泡,情况属实的话,说明土坯的结构松散,晾干之后轻轻一碰就会断裂。”
实际上,我已经无需掰开土坯仔细查看了,三块儿土坯缺棱少角,外表呈现出不规则的凹凸现象,足可证明他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说土坯内部有裂痕,甚至气泡,我却无论如何不敢苟同。
    那位战友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他双手小心翼翼地拿起我脱的一块儿土坯,居中掰开后,递到我的眼前说道:“你自己仔细看看,是不是存在我说的那些问题。”
    从土坯的断面来看,那位战友指出的问题丝毫不差,但是,裂纹和气泡究竟是怎样造成的,我还是说不出所以然来。
    “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不等我开口问他,他就耐心地对我解释说,“其实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第一、一团泥巴必须一次性填满坯模,多余部分宁可刮平,也不能靠二次,甚至三次填充解决问题,否则难免留下间隙。第二、必须用力将泥团摔进土坯盒里,才能确保土坯的密度和质量,而且表面棱角分明。第三、用手或刮板抹平的过程,追求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平整光滑,也是避免内部质量松散的重要一环,否则一样留下裂纹和气泡,从而影响土坯的质量。”
    再次拿起坯模,尽管仍然有点儿手忙脚乱,脱出土坯的质量还是明显提高了不少,与此同时,坯模损坏的具体原因也从几次成功脱坯的过程中得到了准确答案:难怪他们脱坯的时候,个个都把一块块泥团用力摔进土坯模子里,只有足够的力量才能确保湿泥瞬间充斥到坯模的边棱和四角,才能较好地解决土坯质量松散的问题,而用力过猛,恰恰就是土坯模子出现卯榫松动和模板断裂状况的主要原因。
    或许是担心自己当日的定额任务会受到影响,又怕搅扰了我的兴致,那位战友拣选了一个刚刚修复的旧坯模,与我肩并肩地脱起坯来。他是一位很健谈的人,谈到了脱坯工作的诸多辛苦,也介绍了许多我过去无从了解的脱坯经验。现在,我自己也头顶着火辣辣太阳,正在和他一道干着同样的活儿,也在悉心体会着他刚刚说过的诸多辛苦,认真揣摩着他提及过的许多宝贵经验。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任何一件事,除非身临其境,或者亲自参与,否则你就不可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以及那些宝贵经验的得之不易。实事求是地说,任何一个像我这样缺乏脱坯经历的新手与他们这些高手之间都没有绝对的可比性,但是,对比的结果却很能说明问题。比如,我们二人脱出的土坯尽管是依次码放在一起的,或者说是混在一起依次码放的,但是,其中的差别却一目了然,凡有瑕疵的,定然是我所为。脱坯的效率同样存在很大的差距,当我一刻不停地翻扣第二次土坯时,他已经第四次为土坯模子过沙了,而且还是在边干边与我说话的情况下完成的。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我一刻不停翻扣八次坯模用了大约二十分钟,那位战友在同样的时间内,却已经完成了十三到十四次。此外,不间断脱坯仅仅才半个多小时,我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双臂开始微微泛红,脖颈与肩背也被烈日晒得生疼了。我知道,不出两三天,被暴晒的地方就会出现爆皮现象。
    看到我越来越吃力的样子,那位战友告诉我说∶“脱坯工作对我们脱坯班的全体战友们来说,早已经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了。往年还好,基建任务不成规模,我们的脱坯工作基本上处于时断时续的状态,少则几天,多则二十几天准能完成任务。但是,今年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下子就盖十间家属宿舍,脱坯的工作任务实在是太艰巨了。为保证基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从四月上旬就开始扩大坯场面积、大量备土、脱坯,到现在为止还从来没有间断过。再过几天,我们当中的一部分战友就得根据基建工地的施工进度,开始制作炕坯了。看来,完成包括损耗在内的土坯数量恐怕要到麦收之前才行。但是,你肯定知道,随之而来的又是更加艰巨的麦收工作,我们脱坯班面临的考验真可谓一波接着一波。”
    完成三大累活之一的脱坯工作需要持续三个多月的时间,这对负责脱坯的战友们来说,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是,脱坯场上的一次亲身体验,我不但听到了,也亲眼看到了,他们并没有因为过度的辛苦,丝毫影响到对脱坯质量的严格要求,以及圆满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我当然清楚,在四月上旬,乃至中旬的那些日子里,营区内外尚有许多残存的冰雪,此时脱坯对他们来说还必须经受另外一种考验。为保证泥土软硬适度,其中不再混有影响土坯质量的干土,他们必须使用铁锹进行反复翻搅,必要时尚需顶着料峭的寒风,光着双脚,在冰凉刺骨的泥水中进行不间断的踩踏,直到他们感觉适合脱坯了为止。每日早起脱坯的时候,泥堆的表层仍然布满了冰碴,为坚决履行他们的职责,也为保持连续多年艰苦奋斗争得的荣誉,他们毫不犹豫地把双手一次次插入到冰凉刺骨的泥堆里,直到完成单日脱坯的定额任务。
    此外,长时间浸泡在冰凉的泥水中,长时间受到料峭寒风的侵袭,他们的手背和脚背上起了厚厚的一层皴,形同死鱼身上残缺不全的鱼鳞,个别战友的手脚甚至再次生出了严重的冻疮,但是,他们仍然豪情满怀,无怨无悔。到了炎热的夏季,他们又会挥汗如雨,整日接受炽热阳光的严峻考验了。
就要离开脱坯工地的时候,那位战友非常直率告诉我说:湿泥填满坯模后,他们本可使用专用的刮板,将高出坯模表面的湿泥压实、刮平。但是,一旦坯场里的土坯存量低于正常水平,或者基建工地的土坯接近断供时,为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往往别无选择地弃用刮板,改用自己的手掌进行按压刮平,否则极有可能出现土坯断供的尴尬局面。当然为了保证坯场里有足够的存量,杜绝土坯断供的情况发生,不断突破日均脱坯五百块的定额任务,也成为每一位战友的一种自觉行动,个别战友甚至起早贪黑进行加班加点,连续创造过日均脱坯超过八百、九百,乃至一千块的骄人记录。正是在这种无私忘我的劳动中,手指被坯模表面的铁皮划伤是常有的事,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加固坯模的薄铁皮就必须保持光滑无碍的状态,希望我能想些办法,有效解决解决这一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2-22 01:32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