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雷午寨主 于 2025-5-29 21:21 编辑
“打猪栏”,即为出猪圈。确实是农活里难干的活儿。
我在兵团,没出过猪圈,只干过出牛圈的活儿。 那是回连队当文书时的事儿。瑞丽的雨季,每天都下雨,牛圈里天天都要垫草,那些割来的杂草、飞机草,都被扔进牛圈,当然是水牛圈,黄牛要养在有顶子的牛棚里那里没有水,就跟北方的牛圈、马圈一样。
我们连的水牛圈设在连队边上的路边,一个弧形的牛棚、窄窄的棚子,大大的圈,里面都是积水,人进去就陷进去了,最深的地方可以陷到大腿根,泥浆里掺和着腐烂的植物、雨水、牛粪,不少同学干了一天,腿上就长满了水疱,处理不及时就烂成一片。我还好,干了两天只是长了几个水疱,还没有烂开。这样,也就没有了不再接着干的口实。只有坚持着把一长圈的肥料清完了,再去与其他班干别的活儿。
出牛圈也是个技术活,用铲子是干不出活儿的,只有用四齿钉耙,先把圈里没有沤烂的飞机草杆儿,清理出来,先处理掉,而后再把剩下的腐烂的草渣、牛粪,活着泥水用铁锹一铲一铲的㨤到小车里;然后,再把棚子里的粪便、杂草,压在上面,让其他班运到水田里。
这活儿,一干就是一个星期,雨也下了一个星期。下雨时还好,溅到脸上的粪水,没一会儿就被冲掉了,要是没有雨,那些粪水粘在脸上,就跟胶水粘上一样,且难洗干净了。衣服也是第一天还有穿衣服的,下了工,换的衣服,洗了多少遍,也洗不干净。第二天开始,我们几个干脆只穿着短裤、赤膊上阵了。要是天天换衣服,干不了几天,以后就没有换的了。
就这样干了一个星期,终于把牛圈清理出来了,牛圈的棚子里挖成了坑,场子里更是,挖成了深一米的坑,那些水牛,干脆就不进牛圈,一直在圈门口转悠。没法儿,只有再跑到山边挖来黄土给这些“牛老爷”们,把棚子里垫平,把圈里面的坑填平。这样才算完成了任务。
可我们这些人身上的牛粪臭味儿,过了十几天,才慢慢的洗清,不再惹人嫌弃。
……过了多少年后,回想起那时的事儿,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毫不犹豫的跳进粪水里,打着赤膊在粪水里“拼命”?现在还能有这种人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