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订阅

原创文学

醉酒
知青散文《醉酒》罗帆 醉 酒 罗帆 酒与中华文化是有着很深渊源的。把北大荒的酒令、故亊,扯进来热闹就更多了。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吟诵放歌,平民百姓人生得意或身处逆境 ...
2025-11-12 11:24
情系编辑
情系编辑做了近20年的编辑还没做够,先是在出版社,后来又编过杂志,不过最累最辛苦的还是在报社。80年代初,我在一家出版社任见习编辑,记得编的第一部书稿是《食用菌概论》。文稿中多次谈到用段木栽培木耳,我在东 ...
2025-11-9 13:59
冬雨运土豆
冬雨运土豆 一九七二年北大荒初冬,连日的阴雨把天地浇得一片湿冷。雨丝裹着寒气斜斜砸下来,地上的泥泞深一脚浅一脚,踩上去溅起满裤腿的泥浆,冷得人骨头缝都发疼。刚刚被“解放”的副连长老李带着女知青们,正 ...
2025-11-8 14:27
《浮生一脉荷风里》
《浮生一脉荷风里》 晨光初透,城郊的民宿尚在薄雾中假寐。木栈道蜿蜒向前,露水浸润的木板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踏在未干的墨迹上,每一步都仿佛能洇开一段尘封的往事。风总比人更早醒来,带着水汽的微凉,卷着荷叶特 ...
2025-11-8 14:27
阿 珍
阿 珍那年夏天,我又回到了浙东老家观海卫,那是座靠海的小镇,古朴而典雅,房子都是木制的,街面用鹅卵石铺成。一条河从镇子中间穿过,沿着这条河走一里多路就可以到海边,晴郎的日子可以望见舟山群岛。那天阿珍姐 ...
2025-11-8 14:26
老八的狼狈夜
老八的狼狈夜 1973年的冬天,连队的伐木任务落在了我们班头上。山坳里的雪没膝深,我们借住在八连战士宿舍隔壁的一排土坯房里,墙缝糊着旧报纸,风一吹就“哗哗”响。就是在这儿,我们认识了老八。 老八是连队的 ...
2025-11-8 14:25
北大荒的眷恋
北大荒的眷恋 (组诗) 非著名作家 编辑于2021-11-20 15:26 北大荒的眷恋 罗帆 采一束达紫香作成标本,永远珍藏。 ——一个知识青年的手记 回乡 脚踩泥土但闻花香 沐浴晨羲却感微寒 人生的路漫长 又是何其短 ...
2025-11-1 19:05
穿越水洞
穿越水洞 去春刚调到《山野》编辑部,领导就安排我第二天去重庆登山协会,陪同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个洞穴俱乐部穿越岚山水洞。我匆匆收拾一下,带上雨衣、雨鞋、头盔、手电筒和几本有关探险的杂志上路了。 到达重庆,艾 ...
2025-10-30 13:53
再写城与人
再写城与人 我的祖籍在天津津南区葛沽镇西关村,出生在红桥区清真大寺附近,是个地地道道的天津人。两年前管老师布置 “城与人” 的作业,我写了姥姥家祖先从山东临清落户的历史,没想到竟引申出一篇考证文章,还 ...
2025-10-30 13:52
三元歺卷的故事(我的回忆录)
**三元餐券的故事** 秋日的阳光洒在泛黄的纸片上,我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那张三元餐券,仿佛触到了时光的温度。它静静躺在我的掌心,像一片枯叶,却承载着一段滚烫的记忆。这是90年代初期,我和蒋云晃、曾建云共同创 ...
2025-10-24 14:41
大 雁
大 雁北大荒的秋天是迷人的,十月寒风出动,那蓝爽明澈的天空就不时地传来“呕嘎、呕嘎”的雁声。抬头看天,一碧万顷的幽蓝之上,就有一个缓缓移动的“一”字或“人”字大雁,它们要回南方过冬去了。我们这里也称大 ...
2025-10-13 16:27
《窗畔春吟》
《窗畔春吟》 案头的茶烟在熹微晨光中缠绵未散,宛若古琴的尾韵在空谷间低回。我刚合上那本泛黄的《陶庵梦忆》,推窗时,竟被泼洒而来的春色浸 ... ...
2025-10-13 16:26
在海滩上放风筝
在海滩上放风筝我的老家在浙东海边一个叫观海卫的小镇上,听父亲说,“卫”在明朝即为镇,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那镇子很小,在地图上都找不到。有一年暑假我是在乡下度过的,记忆中,小镇上的人都喜欢在海滩上放风筝 ...
2025-10-12 09:50
竹浪载诗行,我为竹海作向导
竹浪载诗行,我为竹海作向导 晨光初透,桃江的山坳尚在薄雾中沉睡,我踏着晶莹的露珠,走进了这片被称作“诗意竹海”的秘境。初入竹林,只觉 ... ...
2025-10-10 16:54
裹粽子
裹粽子母亲小时住在苏州乡下,那是个不大的小村,傍着一小河,很幽静。过年时村里杀猪、蒸酒、舂年糕、蘸麻糖,这些多是男人们干的事,只有端午节裹粽子,才是女人们的领地。后来母亲找了父亲,又随他来到北京,住在 ...
2025-10-9 14:33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11-23 01:02 , Processed in 1.326003 second(s), 9 queries .

返回顶部